里斯何松松受邀出席《中国汽车报》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论坛

发布时间 2023/09/27
近日,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应邀出席《中国汽车报》主办的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论坛,作主题为“品类创新视角下的氢能源产业发展机遇”的演讲,分享了在技术、政策、投资等多重利好带动下,氢能源产业已进入发展前夜。

图片来源:论坛现场摄

 

里斯咨询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客观规律,判断氢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基于政策扶持、技术引领以及市场激活三大核心驱动力,迎来发展拐点。同时,里斯咨询结合过往十余年在汽车领域中的品类创新成功实践,从品类创新视角出发,对氢能源汽车品类创新方向提出四大关键洞察,帮助氢能源产业寻找突破的关键方向。

 

里斯咨询中国区合伙人 何松松          里斯咨询高级分析师 王露露               里斯咨询分析师 刘媚

拐点将至,氢能源产业加速发展时代即将来临

 

参考电动产业发展历程,国家政策是驱动行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。自2020年末起,国家明确了氢能的战略级地位、提出了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,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。同时,先后设立了上海、京津冀、广东、河南、河北五大城市群作为推广氢车的重要示范主体,推行“以奖代补”多级奖励政策,并将氢能产业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,不断规范氢能源产业体系标准建设,加速氢能源产业布局。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,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响应,公布了氢能发展规划目标,并出台了鼓励氢能基建、加大地方补贴力度等众多利好政策。

 

 

近年来国企及地方机构相继出台了氢能产业相关投资激励政策,氢能产业领域投资热情高涨。以中国华能集团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、华润集团为代表的98家央企相继投资布局了氢能业务,2021年以来氢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数量、融资金额屡破新高,独角兽企业频出,氢能源行业景气度不断攀升。

 

在国家政策支持、社会投资涌现背景下,氢能源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,氢能使用成本初现降低趋势。截至2022年,我国已在质子交换膜(PEM)、空压机、储氢系统等众多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,基本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国产化;同时,在氢能技术进步、产业链规模化影响下,绿氢制氢成本持续下探。伴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企业的加码布局,预计到2025年,PEM电解水制氢将有望推动燃料电池成本下降至1元/瓦左右。

▲数据来源:里斯根据国家电投预测整理

 

国内氢能源商用车销量领先全球,已率先取得城市公交、牵引车、厢式运输车等多种类型商用车氢能源化的突破。乘用车领域,除传统日韩车企外,上汽荣威、广汽埃安、东风汽车等国内厂商也在加速布局氢能源汽车;2022年7月,长安深蓝推出SL03氢电版,正式拉开了自主车企氢燃料电池汽车量产售卖的序幕。氢能产业已迈入发展前夜。受政策、投资、技术等多重利好影响,国内氢能源汽车市场被初步激活,2023年1-8月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5%。

 

▲数据来源:里斯根据中汽协数据整理

 

回顾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发展历程,在2010年政策导入约10年后,新能源汽车产业于2020年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。参考电动车发展经验,结合氢能源发展现状,里斯认为2021年前后是氢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初步导入期,由此乐观估计氢能源汽车有望在2030年后正式进入推广阶段。

 

氢能源汽车四大品类创新方向

 

然而,现阶段上游制氢成本居高不下,中游加氢站等运氢、储氢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,下游以氢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应用端应用场景单一、创新乏力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,已成为制约氢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。如何摆脱现有桎梏,寻找加速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?

 

品类是隐藏在行业发展背后的关键力量,品类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第一生产力。诚然,从行业内部视角出发,加速氢能源技术创新,推动氢能源产业加速向前发展必不可少。但氢能源行业要真正实现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,更重要的是要从消费者心智出发,通过解决老品类痛点、满足消费者新需求,从而开创全新品类,借助品类的力量加速氢能源产业普及、发展。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,品类创新的威力已经被多次证明:里斯咨询携手长城汽车在十年时间中先后进行了四次品类创新,成功打造了累计94个月SUV销量第一的经济型SUV领导品牌哈弗、最快实现30万销量的中国豪华SUV领导品牌WEY、女性电动车领导品牌欧拉、智能越野SUV领导品牌坦克,实现四个行业第一,助力长城汽车从80亿增长到千亿级规模。而近两年,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理想在“增程”老技术的基础上,正是通过解决电动时代里程焦虑这一关键痛点,开创了“没有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车”新品类,才真正从新能源汽车的厮杀中脱颖而出,成功领跑蔚来、小鹏等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。

 

然而,在氢能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——新能源汽车行业中,电动车已经成为主要战略方向,并已经占据市场的先发优势。因此,对于氢能源汽车行业而言,通过充分放大氢能源汽车优势,解决纯电动汽车品类痛点,满足消费者新需求,是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品类创新、加速行业发展的最佳方式。

 

纯电动车仍存在的核心痛点是充电速度较慢、补能效率不高,以及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导致纯电续航里程有限、装载能力相对不足,严重影响使用体验。而氢能源汽车的核心优势恰能有效解决纯电动车的关键痛点。一方面,由于氢能源汽车需采用高压氢气加注方式补能,一次补能仅需5-15分钟,补能体验与燃油车加油相近,远快于电动汽车充电速度。另一方面,与锂电动汽车相比,氢能量密度更大,以氢能驱动的燃料电池汽车在续航里程、装载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未来随着燃料电池技术进步,续航有望突破1000km,持续领先于纯电动车。

 

方向一:补能便捷革命将诞生全新品类

 

伴随高压储氢、液态储氢技术不断突破,有望解决移动充电站储能容量和补能效率“双低”的痛点,打造移动加氢站新品类,在大幅降低基建成本的基础上,实现补能灵活化、便捷化,掀起氢能源汽车补能便捷性革命。

 

在锂电池时代,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爆发,充电桩建设滞后问题日益凸显。行业内虽有企业尝试推出移动充电站产品,但由于电池能量密度较低,移动充电站电能容量小、补能时间长问题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,使得移动充电站发展前景十分有限,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动车的发展推广。

 

而氢能源天然拥有能量密度大的重要优势,移动加氢站的补能效率将远高于锂电池移动充电站。2015年,日本首批推出的移动加氢站受限于技术水平,载氢量仅30kg,能供约6辆氢能源汽车补能;到了2023年,国际氢燃料电池巨头Plug Power推出的HL 1500移动加氢车,容量高达1500kg,韩国企业Hylium Industries推出的世界第一辆移动液体加氢站,每天能为100辆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。未来伴随着高压储氢、液态储氢等技术不断发展,移动加氢站的补能效率将远高于锂电时代的移动充电站。

 

此外,移动加氢站相对占地面积小、资金投入少、建设周期短、运营灵活、能快速投运。在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,传统加氢站由于投入大、建设周期长,难以快速推广铺开,导致氢能源汽车补能不便问题极为突出,严重制约了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。因此,移动加氢站有望成为传统加氢站的重要补充,迎合氢能源产业发展需要,有效缓解氢能推广初期基建不足问题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
 

方向二:车身结构革命将诞生全新品类

 

结合氢能源系统在车身布局上的更多可能性,有望通过再次重构车身结构,率先开创极致大空间新品类。

 

纯电动汽车受限于电池重量,在车身布局时需将电池放置于车身底部,以降低车辆重心。然而,这必将导致汽车内部空间被挤占,也无法避免锂电池带来的安全隐患。

 

而氢能源汽车由于氢能源能量密度大,整车储氢重量远低于锂电池重量,对于车辆重心影响较小,因此存在更多的车身布局可能性。以氢能源商用车为例,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部分氢能源公交、氢能源卡车将储氢罐放置于车辆顶部或车头位置,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载人载物空间。参考商用车布局方式,未来在乘用车领域也将存在改变现有纯电车身结构,充分释放车内空间,打造极致大空间的新品类机会。

 

▲图片来源网络:氢能源商用车储氢罐布局方式创新

 

方向三:运营效率革命将诞生全新品类

 

氢能源汽车有望率先在线路相对固定、对补能及装载存在需求的各类商用车中推动创新、加速渗透,在商用领域开创极致高效运营的新品类。

 

以物流车、公交车等为代表的商用车日常运行线路相对固定,对于补能基础设施要求相对较低;同时,为提升运营效益,对于单车运载效率往往具有更高要求。而纯电动汽车在补能速度、装载能力方面均具有明显劣势和痛点,难以满足商用运营车需求,导致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远落后于乘用车,减碳压力巨大。

 

氢能源汽车兼具补能效率高、装载能力强的重要优势,能有效解决纯电汽车痛点,高度契合了商用运营车用车需求。在运营成本方面,预计2025年燃料电池车奖励政策退坡后,批量商业化场景下氢能源物流车、轻卡、公交车等车型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也有望与纯电动接近。因此,在相对固定路线下,通过缩短补能时间,提升运载频次和装载能力,实现运营效率的极致提升,有机会打造氢能源商用运营车新品类。

 

方向四:移动空间革命将诞生全新品类

 

随着未来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步落地,结合氢能源的能源形式,有望打造真正的“移动第三空间”新品类,将消费者从驾驶任务、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中释放出来。

 

依托于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,自动驾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加速普及、持续突破,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。根据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2.0》,到2030年,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水平有望提升至L4+级,实现超高度自动驾驶、甚至全自动驾驶,且普及率有望提高至20%。通过将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与高效补能、超长续航的氢能源汽车相结合,能够真正让驾驶员从行驶任务中释放出来,摆脱里程焦虑,汽车将有机会从传统的交通工具,进化为“移动第三空间”,成为真正的“移动的商务会客厅”、“移动起居室”、“远途出游移动空间”……

 

综上,通过品类创新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节中仍然存在的痛点,是加速氢能源汽车发展的有效方式。因此,在明确行业发展规划、提供补贴优惠、规范行业法规以外,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引导,激励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品类创新,从而真正激发行业发展活力,推动行业快速成长。